8/16七美浮潛-->南滬港-->望安花宅古厝-->回馬公市-->潘安邦.張雨生故居
-->天后宮.老街.四眼井-->回到溫暖的家
2014菊島五日遊Day5
從望安回到馬公,只剩最後半天的時間,就來個馬公市景點巡禮吧
玉冠嫰仙草,在海洋之星前的路上,人潮爆多,我們也來湊熱鬧
接下來要來去探訪潘安邦及張雨生的故居
兩人都來自篤行十村
轉角處有一棟古樸又可愛的老郵局,那是日本政府在1924年打造的媽宮郵便局
所呈現的風格正是日本建築酷愛的和洋混合形式
站在正面由下往上看,屋頂的造形是不是很像幕府時代將軍的帽子呢?
咦~綠色的牆壁上怎麼掛著是中華電信的標誌呢?
原來,早期郵政與電信是合為一體的,目前為中華電信所使用
開心的小朋友
篤行十村位於小山坡上,前方有座媽宮城的古城門~順承門
目前正在整修中,但,整修得有點太新了吧!古意全失
車子停在城門外,徒步上山(其實只是個小山坡)
一下車,我們又著上全副武裝,全力對抗澎胡的嬌陽
篤行十村建於日據時期,當時做為砲兵大隊的宿舍
1946年後規劃為全台灣第一個眷村住宅區,因此可謂全國最古老的眷村
眷村以木構房屋為主體,搭配低矮斜頂與日式文化瓦鋪面
不少家宅就是倚著百年歷史的媽宮古城,甚有以古城牆為家壁
村內小巷紛陳,縱橫交錯,彷彿是個遺世獨立的小天地
目前居民已經舉村遷移,文化單位將之規劃為眷村文化保存區
篤行十村造就了兩位歌壇名人~
一位則是民歌時期唱紅外婆澎湖灣的歌手潘安邦,一位是歌聲高亢的張雨生
潘安邦故居,經縣府修復後,設為紀念館
內部擺設著潘安邦的照片及發展軌跡
對於小女生來說,潘安邦是個陌生的歌星
庭院的大樹下,涼風徐徐,應是昔日休息嬉戲的好地方
圍牆外,即可望見大海
順著石板穿過圍牆,即可望見大海
這裡也特別製作了潘安邦和外婆互動的雕像
其實正港的外婆澎湖灣位在金龍頭海岸,是禁止進入的海軍飛彈快艇基地
所以就在潘安邦故居裝置出外婆澎湖灣的意象
小朋友們和外婆合照
暄.柔正港佇加啦~
下一站~張雨生故事館
雨生的家,由記憶的長廊進入
張雨生在澎湖生活了9年,滿載著他兒時的點滴
家的記憶是最為深刻的,他有次想逃家,第一個念頭就是逃回澎湖
最自在遼闊的這片大海
看著牆上的照片及成名的歷程,耳邊縈繞著張雨生嘹亮高亢的歌聲
我的未來不是夢~鼓舞著無數的5.6年級生
卻在31歲的青春年華中.畫下休止符
張雨生和潘安邦兩位歌手
讓這個全國最古老的眷村在歷史內涵中更有著豐富的人文故事。
走下篤行十村,偌大的臺華輪停靠在岸邊
從媽宮郵便局左轉,就來到台灣最古老的媽祖廟~澎湖天后宮
距今已有四百多年以上的歷史,列為一級古蹟
到達天后宮時,竟然是大門緊閉,原來,五點就關廟門了,令人扼腕
大家只能在廟埕拍照留念,到此一遊了
400年的天后宮怎麼看起來這麼新穎呢?
原來2011年進行大規模整修,就這樣,古色古香的天后宮,成了濃妝豔抹的大廟了
嘆.......
拍完照後,鑽進廟旁的巷子裡面,遊客熙來攘往,熱鬧非凡
這裡俗稱「街內」的媽宮(馬公)中央街
不但是馬公發展成市鎮的濫觴,也是台灣地區現存最早的漢人聚落
政府將其畫為街道保存區,但因缺乏規畫,一度消條沒落
隨著特色文創商店的興起,伴手禮.紀念品店的加入,吸引了觀光客的目光,這才熱鬧了起來
弟媳在這裡竟然巧遇建中的學生,太驚訝了!
這位麻豆,讓我想起了麗江古城的迷彩騙子,真氣人
還是台灣好,怎麼拍都不用錢
走著走著,巷弄突然寬闊了起來,四眼井就在眼前
拍著四眼井,一股中藥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
原來,旁邊就是有名的乾益堂藥膳蛋
老闆用自家調配的中藥材來滷蛋,意外爆紅
其實乾益堂最吸引人的不只是藥膳蛋,中藥堂本身典雅的建築更是吸睛
乾益堂的正面採取巴洛克建築風格,二樓陽台是典型的欄杆式歐式裝飾藝術
店內則是又傳統閩南的建材與隔間風格,是日本時代最流行的和洋建築
老闆細心保留建築的精神令人感佩,當然要買幾顆藥膳蛋, 聊表敬意
四個小女生剛好一人一眼
四眼井前方的老印刷廠及中央旅社,散發著濃濃的日式風情
印刷廠利用以前的鉛字,做成項錬.吊飾.鑰匙圈等文創商品
店裡滿滿的遊客,足見創意的魅力無窮
巧遇網友推薦的卡打車豆花, 很有鄉土味的造形
但肚子實在塞不下了,只能作罷
澎湖五日遊,就在媽宮燕尾的夕陽餘暉中畫下句點
帶著滿滿的紀念品.滿滿的回憶,踏上歸途
下一個離島遊記,也許是綠島吧!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