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04.01大甲媽祖回鑾3~鎮瀾宮陣頭

頭香.貳香.参香.贊香的遊行結束後

鎮瀾宮的陣頭緊接著登場了

陣頭的成員大多來自大甲.大安.外埔 地區

平時有自己的工作

到了媽祖進香期間,便拋下工作,義務來幫忙

自元宵決定進香日期後

各團便開始練習

由於訓練嚴格,及團員投入的精神

鎮瀾宮的陣頭表演總是最精采的

不論是步伐.動作,還是鑼鼓聲

一絲一毫都不馬虎

開路先鋒~報馬仔.頭旗.頭燈.三仙旗.開路鼓

走在隊伍的最前端

後半段的陣頭,由全省獨一無二的自行車進香團領軍

前導車的車頂還特別擺上一部卡打掐

自行車進香團最特殊之處,在於整齊的制服與裝備

白襯衫.卡其褲.戴白帽.打領帶.掛黃臂章

腳車踏車前端一邊插進香旗,一邊插香

後座載著行李箱

早期連行李箱都是統一的長方型鐵箱

團員希望整齊的隊伍能成為進香團的模範

隊伍行進時

一律分成兩路從隊緩緩前進

非常壯觀

他們堅持理念的精神

實在令人敬佩

陣容龐大的繡旗隊

原本大甲媽祖進香的隊伍是沒有繡旗隊的

後來為了讓許多信徒能為媽祖服務

於民國52年成立,目前已有300多人

且有人一參加就是二十多年哦~

第一次參加者必須擲筊

允筊之後使得加入

由於參加的信徒相當踴躍

每每在元宵節當天晚上報名就已爆滿。

繡旗隊的團員涵蓋各個年齡層

不論年輕人或白髮蒼蒼的年長者

皆以服務媽祖為榮

 

福德彌勒團

民國68年成立,原有彌勒.達摩.古佛三尊

由北港朝天宮請來

三尊神像代表著福祿壽之意

土地公、玉女則是民國69年,由彰化彰山宮分靈而來

該團訓練嚴格,曾獲得民藝華會特優獎的殊榮呢!

玉女最富童心,沿路會灑糖果

是小朋友最興奮的時刻

土地公手持元寶主賜財

而古佛手持酒瓶,以喝酒表示敬意

三尊神明有時還會圍成一圈

舉杯暢飲

彌勒團

成立於73年

耳大臉圓的彌勒佛,是福氣與歡樂的象徵

三尊彌勒分別為

彌勒祖師.彌勒古佛.彌勒羅漢

手持扇子與葫蘆,以走醉步前進

陣頭來到大甲市區時,天色已黑

太子團

成立於民國75年

除了太子爺外,還有濟公

有人說由於太子頑皮,必須師父濟公給予愛的教育

一般有新生兒的信徒都會買奶嘴與之交換

或求一個新奶嘴給新生兒吸吮,藉以求平安健康長大。

太子爺動作神氣活現

快速旋轉提腿,表演難度很高

神童團

綠色神童代表招財,紅色則是進寶

行進時不斷的跳動搖晃

表現出小孩子活蹦亂跳的活潑個性

這張是招財神童是在溪州拍的

著紅衣的是進寶神童

哨角隊

 

民國56年即成立,是仿照帝王出巡的陣頭

隊伍前方有三面旗幟.兩面鑼

後方後L型哨角及直式哨角

其任務在開路驅邪,宣示主神即將到來

並帶有威嚴之意

由前方的鑼聲負責指揮吹奏(於溪洲拍攝)

哨角的聲音十分獨特低沈

很可惜,沒能拍到團員舉起哨角吹奏的壯觀畫面

莊儀團

主角即是媽祖的首席護駕~

千里眼~水精將軍,順風耳~金精將軍

既是媽祖的左右護法,自然要表現出莊嚴.威武的神態

故名為莊儀團

兩尊神偶非常壯碩

此需要年輕力壯.身材高聎的成員才能勝任

其步伐及搖擺的動作一點都不馬虎

彷彿踢正步般的緩緩前進

鎮瀾宮的千里眼著綠色戰甲

紅色戰甲是順風耳

將軍是媽祖座前護衛

高錢(頭髮)及手錢是民眾爭奪的重點

每天必須更換

高錢.手錢會分送給團員

民眾則撿拾遊行途中掉落者,如獲至寶

據說有驅邪之用

平時供奉在神桌前

使用時必須呼取將軍名號,並說明請求事由

後焚之即可

頗有安定心理之用

三十六執士

這也是仿照古代帝王出巡的陣頭

執士隊現在共有一對龍鳳旗

十二面彩牌在前,為開路之用

彩牌書寫著肅靜.迴避.天上聖母

遶境進香.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增加莊嚴肅穆的氣氛

十八般武器在後,有護駕的作用

龍頭柺居前,印架及令旗壓後

除了關刀.刀.日月牌.槍.戟外

還有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武器

行進間如遇喪家,執士散開,將媽祖大轎護衛在中間

避免邪魔犯駕或冤魂攔路告狀

三十六執士隊伍中,也出金髮外籍生的身影

原來他是愛沙尼亞來的交換學生

因為寄宿家庭的父母也是媽祖信徒

 

他決定趁機體驗台灣傳統文化

 

轎前吹

轎前吹的樂器有嗩吶(兩把)、吊鼓仔(小鼓)、彈鐘(小鈸)

平時在行程中邊走邊吹

入廟時則立於一旁吹奏,待大轎入廟後再隨同啟程

 

媽祖神轎越來越接近了

信徒們為了讓媽祖多停留一些時間

無不擺出各式鞭炮陣侍候



也有信徒在板凳上綁著金紙及衣服

希望神轎能在板凳上停留

 

只要看見涼傘,媽祖神轎就到了

令旗、馬頭鑼和涼傘

令旗:其造型為黃色方巾,中間圈寫個「令」字

兩支分別位於馬頭鑼之左右兩側,具有除煞驅邪的功用,

馬頭鑼:為兩面鑼,位於涼傘前左右兩側

據說響亮的鑼聲,具有驅邪趕煞之用

 

涼傘:造型為直筒圓形

沿途旋轉不停,遠望猶如一把傘,是給媽祖沿途遮陽歇涼之用

它的起源是古代帝王出巡時的「華蓋」

以顯示出巡者的地位崇高

旋轉時必須不急不徐,以逆時鐘旋轉

如此別人才能看清楚主神及廟宇的名號

 神轎班

整個進香隊伍中的壓軸即是媽祖神轎

神轎在引領期盼下,終於現身了

抬神轎的重責大任由神轎班負責

鎮瀾宮媽祖的神轎,外型有如一座小廟

上有頂蓋,由八人扛抬

轎內坐著「正爐媽」「副爐媽」「湄洲媽」

以及武身的千里眼和順風耳(腳不穿鞋,準備隨時護駕)

而芭蕉扇則緊隨神轎之後

抬轎的工作不如想像中的容易

轎子很重,八人得互相搭配

還得忍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以及令人致息的鞭炮煙

且時間長達九天,雖有三班成員輪換

但抬轎仍是一件辛苦的任務

神轎在信徒簇擁下,緩緩前進

 

神轎所到之處,鞭炮聲不絕於耳

想要「倰轎底」的民眾大排長龍

而且隨時都有人想來抬抬轎子、摸摸轎子

甚至「爭奪」轎腳金

 

也正因信徒如此的熱情

神轎回鑾的時間,一年比一年晚

有時因時間延誤太久,還需以小跑步前進

 

等待許久的煙火,媽祖神轎一來

馬上萬炮齊發

大甲鎮上彷若不夜城

 

早期大甲街上並無倰轎底的習慣

但因神轎所處,皆可讓外地信徒享受此神恩

大甲居民豈可跳過

 

於是近年來,回鑾時候,只要神轎一接近

馬上自動排成長長人龍

不過,趴下之際會不斷後退,場面非常驚險

所以廟方人員會視情況決定是否讓民眾倰轎底

其實心誠其靈

有沒有倰轎底,應該不是那麼重要的

 

在媽祖安座後

九天八夜的遶境進香也告一段落

期待有機會能加入進香的行列

體驗臺灣民眾對信仰的虔誠

文字資料來源~台中縣文化局出版~大甲媽祖遶境進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玩一族 的頭像
    愛玩一族

    暄柔趴趴走

    愛玩一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